《景阳冈》教学设计
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,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,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、教学重难点、教学方法、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。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?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《景阳冈》教学设计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。
《景阳冈》教学设计1【教材分析】
《景阳冈》一文改编自中国四大古典名著《水浒传》第23回。课文记叙了武松趁着酒性上了景阳冈,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经过。赞扬了武松豪爽倔强、沉着机智和英勇无畏的性格。
教材可分为“喝酒”、“上冈”、“打虎”、“下冈”四部分。
纵观全文,有如下特点:
1、全文篇幅较长,适合学生进行快速默读训练,这也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。
2、本文生字和难读字较多,在自学课文时,应该指导学生多花时间练读。
3、课文中出现了许多学生日常阅读中较少出现的文言词汇,很多字词的古今意义相差较大,在理解上造成了一定的困难。只有在扎实理解这些词汇的基础上,才能顺利地理解课文。所以在处理教材时,应该把对文言词汇的理解作为第一课时的学习重点之一。
4、教材在具体描写人物时,突出了武松的语言和动作。特别是描写“打虎”一章时突出了武松的动作描写,而在“喝酒”一章中则强调了人物的对话。分析武松与店家的对话,主要围绕“喝酒”与“老虎”展开:前一部分突出了武松的豪爽倔强,后一部分反应了武松的英勇无畏。在第一课时的阅读指导中,应紧紧抓人物的对话,指导学生通过读懂人物语言来概括分析人物个性品质,这也是第一课时的另一训练重点。
【教学目标】
1、知识与技能:
学会15个生字,理解19个词语的意思;注意部分文言词汇在课文中的意思;会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,并用简洁的词语概括段意。
2、过程与方法:
通过快速默读课文的训练,抓住人物的对话来体会武松鲜明的个性特征。
3、情感态度价值观:
激发学生学习英雄、研读名著的热情。
【教学重点】
1、快速默读课文,在理解文言词汇的基础上,理清课文段落。
2、通过个性化的朗读体验,抓住人物语言描写,感悟武松个性特征。
【教学难点】
抓住人物语言描写,感受武松个性品质。
【教学准备】
多媒体课件。
【一课心得】
阅读教学是座大厦,对教材的处理是大厦框架决定着教学方向,教学语言是水泥和石灰起粘合作用,教学机智是大厦的装饰决定大厦的特色,而教师的个性能给大厦带来生命与活力!
让我们努力使老教材焕发出新生气,使学生学得更加轻松开心!
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,首先要使自己的个性得以张扬,并通过教材传达给学生!
让我们带着学生在课堂上一起快乐成长,个性飞扬!
【教学过程】
一、音乐激趣,谈话导入
1、课间休息时播放flash音乐《好汉歌》,师生同唱一首歌。大家了解刚才唱的那首歌吗?
(《水浒传》主题曲《好汉歌》)
2、课前谈话:
在一百零八将中,你心目中的英雄好汉是谁?请说说你的理由。
(随机出示武松打虎的形象图片。)
3、导入教材:
为了永久地纪念这位为民除害的大侠,人们还将武松打虎的事迹编入教材,使得英雄的故事流传至今,武松的形象人人景仰!今天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近英雄,学习英雄,打倒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,大家有没有信心?(出示课题,齐读)
二、课前热身、了解名著
1、《景阳冈》一文的原作者为谁?(施耐庵)
2、此人代表作是什么?(《水浒传》)
3、请允许施老师代表老祖宗──元末明初最伟大的作家、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《水浒传》的作者施耐庵同志谢谢大家那么多年了还记得他老人家!
三、检查自学,巩固字词
1、字正腔圆:要求读准以下生字新词(课件显示)
筛、抡、迸、酥、景阳冈、晌午、踉踉跄跄、枉送、吓唬、耻笑、咆哮、霹雳、脊梁。
2、博古通今:
快速默读,自学准备,要求联系上下文读懂以下词语的意思。
筛:斟。筛酒,斟酒,倒酒。
印信:印章。
客官:旧时店家对顾客的尊称。 如何:“为什么”的意思。
但凡:凡是,只要。 榜文:官府的告示。
官司:官府。
说说你自己还读懂了哪些文言词汇。
四、再次感知,理清层次
长话短说:
1、快速准备:
先用自己的哈说说课文主要内容,再用“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”的句式说说,最后用四个字概括课文主要内容?(武松打虎)
2、除了打虎,课文还记叙了什么?(喝酒)
3、快速默读课文,四人小组合作找出具体描写武松喝酒与打虎的段落。
4、汇报交流:这篇教材可以将课文分割成几部分?(四部分)
5、快速默读课文,尝试用最精练的文字,分别为剩下的两段文字命名。(上冈、下冈)
实话实说:
1、读了课文,请简要说说武松是怎样一个人。(指名交流)
2、过渡:让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来丰满武松在我们脑海中的形象!
五、三读教材,默读训练
1、明确任务:
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课文第一大段,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1~4小节,思考:可以通过抓住人物的什么描写来读懂课文。(语言)
2、自读课文,思考:
武松与店家的对话主要围绕哪两件事物?(喝酒与老虎)
他们对此的态度有何不同?(少喝与畅饮 上冈与留宿)
六、细品语言,了解人物
1、学生默读准备后,学生与老师一起 创设情境,对话表演“喝酒”部分(1~3自然段)。
师:俺是武松,山东省清河县人,为了寻找失散多年的哥哥武大郎,风尘仆仆,千里迢迢来到阳谷县,离县城还远,可是人却是又饥又渴。正在这个时候,望见前面景阳冈下有一家酒店,门前飘着一面旗,上头写着五个字:
生:(略)
师:主人家,快拿酒来吃。
生:(略)
师:啊呀,这酒真有气力!主人家,有饱肚的拿些来吃。
生:(略)
师:好的切二三斤来。
生:(略)
师:好酒!
生:(略)
师:店家,怎么回事?怎么没酒了?服务态度真差!(敲桌)
生:(略)
师:酒也要,肉也再切些来。
生(略)
师:这可奇了怪了,我行走江湖 ……此处隐藏18934个字……杀四虎;写文章要抓典型,写克服困难,不写拾东西;学校工作)
7、练一练:“武松拖不动那只被他打死的老虎”前因——后果——(扣最后,学“下冈”,突出“挨”)
四、学习“喝酒”一节
1、自由读,边读边做动作
谈:读懂了什么?板:豪爽 倔强 谈:①酒②虎
2、分角色读(个别)
3、练一练:店家只给武松筛三碗酒 前因——后果——
武松不听劝告上景阳冈 前因——后果——
五、学习“上冈”(心理活动)
六、总结
1、“不写别的,只写打虎,行吗?”
“喝酒”与“打虎”的关系
2、题目换成“武松打虎”可否?
3、读了课文,有什么收获?
景阳冈
(武松) 喝酒———— 上冈————打虎——————下冈
(语言) (心理活动) (动作)
谈: ①虎 ②酒 闪 揪 按 踢 打 挨
豪放 倔强 勇敢 机智
《景阳冈》教学设计15教学目标:
1、品字析句、诵读感悟研读全文,感受武松形象。
2、研读发现作者刻划人物形象的写作特色。
3、激发阅读兴趣,引导研读名著。
教学准备:
课件准备:
课件一:“武松打虎”影片片段(2分30秒)
课件二(词句):
第一组1、武松前后共吃了十八碗酒。
2、但凡客人来我店中,吃了三碗的,就醉了,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。
3、这酒叫做“透瓶香”,又叫“出门倒。
第二组1、武松笑道:“……你别说这样的话来吓我。就有大虫,我也不怕。”
2、武松看了笑道:“……我怕什么!”
3、细想了一回,说道:“怕什么,只管上去,看看怎么样。”
4、武松自言自语道:“……是人自己害怕了,不敢上山”。
(武松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“不怕”的?说的语气有什么变化?当时武松会是怎样的心理?你读懂了什么?)
第三组闪躲(用“闪”好在哪里?)
课件三:武松下冈遇“虎”影片片段(30秒)
阅读准备:
学生在课前大致了解《三国演义》或初步浏览其中的一些章节。
教学过程:
一、读影片说感受提炼研读专题
(一)、师出示课题(课件界面)后放影片“武松打虎”片段(课件一),学生欣赏。
(二)、师要求学生结合初读课文的感受,用一个字赞扬武松,并写在课文插图边的空白处。师巡视,请三位学生把赞扬字写在黑板上,鼓励不同意见的学生写在黑板上。(生可能会写:“勇、猛、智、神、威”等)
(三)、师提示学生用“武松真()啊!”的句式表达自己对武松的赞叹之情。先请在黑板上写赞字的同学说,教师适当指点,再让所有学生自个儿尽情地说一说后。师点击:“这些字中,哪一个最全面最概括地赞扬了武松?”生比较后认为是“神”。师随即用红笔板书“神”。全体学生赞“武松真神啊!”
二、围绕专题自主研读交流点拨感悟人物形象
(一)、师顺势提出研读专题:武松究竟“神”在哪里?从课文哪些地方最能表现出来?用笔读课文,(默读、点划)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两处,研究研究准备告诉大家。
(二)学生各自研读,教师巡回了解自读情况。
(三)学生班级交流,教师随机点拨并落实训练。
例举:(教学流程以学生的交流随机而定)
1、酒量惊人。“武松前后共吃了十八碗。”“但凡客人来我店,吃了三碗的,就醉了,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。”师点击:况且这酒是“透瓶香”“出门倒”并出示课件二第一组,请把这几句话连起来说一说,要求说得让听者动容信服。两三位学生说后,请说得好的同学板书“酒量惊人”。
2、胆量过人。生交流补充后出示课件二第二组:
(1)、武松笑道:“……你别说这样的话来吓我。就有大虫,我也不怕。”
(2)、武松看了看笑道:“……我怕什么!”
(3)、细想了一回,说道:“怕什么,只管上去,看看怎么样。”
(4)、武松自言自语道:“……是人自己害怕了,不敢上山”。(武松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“不怕” 的?说的语气有什么变化?当时武松会是怎样的心理?你读懂了什么?)师生讨论交流。生板书“胆量过人”。
3、力量超人。“武松双手抡起哨棒,……把那树连枝带叶打了下来。……把那条哨棒折成两截……”“……揪……按……提……打……”训练读第11自然段:
(1)生自个儿读读第11自然段,要求读出动作词;
(2)师读“大虫”生读“武松”,随机提示“情况紧急,武松动作要快、有力”;
(3)学生自由结对朗读;
(4)请自认为读得好的两对比赛朗读。请读“武松”力量大比较到位的选手板书“力量超人”。
4、机智胜人。从武松三次“闪”读出“机智”或“机敏”。几生说了个大概后,师点击:“闪”这个动作字跟哪些字比较接近?(生答)“闪”与“躲”在这里哪个字用得好?用“闪”对表现武松形象好在哪里?仔细读读课文第9自然段,并结合上下文,小组讨论后交流。[当交流到:
(1)、必须“闪”。师点击:通过你的读让大家感受感受当时情况紧急的气氛:(“忽然起了一阵大风……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”。“那大虫……大虫……大虫……”)
(2)、“闪”是有目的地消耗大虫的力气。师点击:那是以守为攻,伺机反扑,此为大智。
(3)、学生说得不着边际或只是重复他人观点。师点击:“闪”与“躲”对表现武松的形象有什么不同?] 师生小结三“闪”表现了武松“机敏胜人”并请一生板书,全体学生自个儿诵读第9自然段及上下文,体味武松的“机敏”。
……
(四)、学生小结、教师勾画(板书)、提升认识。
三、反扣专题研读想象探究新的发现
(一)、师导语过度:假如武松在下冈途中又碰上老虎,是老虎被武松“制服”还是老虎被武松“制服”?(生争论)引导学生读书,寻找相关信息,提出自己的观点,说说理由。
(二)、师点击:假如你是导演,拍武松一步步“挨”下冈来的情景会拍哪些细节?(生想象表述)师板书“挨”。
(三)、出示课件三“下冈遇‘虎’”。(欣赏根据原著改拍的电视剧)鼓动学生为自己的精彩想象鼓掌
(四)师请学生谈谈对武松形象又有什么新的认识?生交流,师引导并板书“人”
(五)、师小结:《水浒》作者施耐庵刻划武松形象,既写出了武松的“神”又写出了武松只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“人”;作者写人既写得形象传神又写得真实可信。
四、激趣延伸引导研读名著
在《水浒》这部小说中,作者还刻划了许许多多人物,请你选一个自己喜欢、熟悉的人物读读(当然也可以是武松),写一个作者描述的人物怎样的“神”又是怎样的“人”?是如何既传神又真实地塑造人物形象的研读报告。
文档为doc格式